軌道交通線束拼裝的生產流程是哪些的?
來源:
www.51kaso.com | 發布時間:2024年11月18日
軌道交通線束拼裝的生產流程是一個復雜的過程,以下是其主要步驟:
一、設計評審與材料準備
設計評審:明確線束設計、布局、連接器選型等,確保設計方案符合軌道交通系統的要求。
材料準備:采購符合質量標準的電線、電纜、連接器、夾子、纜帶、套筒、支架等材料和工具。
二、線束子料號制作與布線
線束子料號制作:根據定位板確定裁線尺寸,并進行剝線、標識等預處理工作。子料號需經過電測和全檢,確保質量。
布線:按照線束布局圖,將各子料號按照要求平鋪于定位板上。布線時,應先放單一區域的子料號,再放跨區域的子料號,且應先放簡單的,再放復雜的。
三、插PIN與綁線
插PIN:對于需要插入PIN的TER,需先將其插入到對應的連接頭中。
綁線:按照定位板的要求,進行綁線操作。綁線的起點通常是在定位板中雙線的起點位置,綁線繩或束線帶不能卡傷線材。綁線時,應注意兩個綁線環之間的距離,以及每條繩子綁到結尾處要保留的尾巴長度。同時,不能將繩子打圈或纏繞,避免造成端子拉斷芯線或端子脫落。

四、焊接與絕緣處理
焊接:對需要焊接的電線進行焊接,確保連接牢固。焊接過程中需嚴格控制焊接溫度和時間,避免對線材造成損傷。
絕緣處理:對電線暴露部分進行絕緣處理,確保安全。絕緣材料需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。
五、質檢與測試
質檢:對線束進行質量檢查,包括檢查端子和連接器的裝配情況、綁線環的均勻性、零部件裝配方法的正確性等。
測試:進行線束的電氣測試,包括導通率測試、短路測試、斷路測試等,確保線束無短路、斷路等問題。測試資料需嚴格核對,并經PE&QE確認后才能進行測試。
六、包裝與入庫
包裝:將完成的線束進行適當的包裝,并附上標識、說明書等。包裝材料需符合相關標準和要求,確保線束在運輸和存儲過程中不受損傷。
入庫:子料號須經OQC檢驗合格后,方可進行后續動作。入庫時需做好記錄,以便后續追蹤和管理。
七、其他注意事項
準確性:線束組裝需要準確按照設計要求進行,確保連接正確、長度適當。
穩固性:線束內部的連接要穩固,防止松動引發故障。
可維護性:線束組裝應考慮后續維護,便于排查問題和更換部件。
耐久性:線束要能夠在各種環境和條件下長時間穩定運行。
綜上所述,軌道交通線束拼裝的生產流程涉及多個環節和細節,需要嚴格控制每個環節的質量和進度,以確保Z終產品的質量和性能。